然而在热解收缩过程中,由于结构底层和衬底之间的粘附力,结构底部很容易因收缩而变形。对实际应用而言,结构变形会导致机械和光学性能不均匀,进而使器件的表现偏离初始设计。虽然通过借助可牺牲支撑结构,如弹簧、脚手架和基座等来支撑主要结构并部分规避这个问题,或者通过增加设计结构的高度以在顶部获得相对均匀的结构,代价是牺牲扭曲的基底并增加打印时间,而且很多结构可能无法实现设计所需的功能。到目前为止,尚无合适的方法来实现整个 3D 打印结构的均匀收缩。
近日,针对这一挑战,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(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, SUTD)JoelK.W. Yang 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取放工艺的3D打印微纳结构均匀收缩技术(图1)。在这项研究中,作者使用聚乙烯醇(polyvinyl alcohol,PVA)为功能层来实现 3D 打印结构的转移。 PVA 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,其在使用有机溶剂后处理3D打印结构的过程中不受影响,但它很容易溶解在水中,因此 3D 结构可以很容易地从原始衬底上分离,并被转移到接收衬底上,从而以减小结构基底和接收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力。随后,接收衬底上的 3D 结构被加热并收缩,进而获得原始形状的均匀收缩版本。作者制备了具有各种微米和纳米级特征的3D结构,并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均匀收缩,证明该工艺的可行性(图2)。作者还测量了所制备结构的表面粗糙度、表面自由能和粘附力,对比了不同衬底下的热解收缩过程以阐释其中的均匀收缩机制(图3)。最后,该团队采用这项技术实现了光子晶体组成的彩色且不失真的复杂 3D 吉祥物模型(图4)。由于该技术可以轻松控制任何形状、尺寸、位置的3D结构的均匀收缩,因而可以扩展至全彩和任意复杂设计,并应用于光学和光子学中其他需要均匀 3D 微纳结构的研究领域,同时为进一步实现 3D 打印光学元件与其他器件的集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作者预计在未来的研究中,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简化, 例如,3D微观物体的热解收缩可以在高耐热溶液材料(例如鏻离子液体)中预先进行,从而避免接收衬底的影响。此外,直接加热而无需转移过程的均匀收缩也值得深入探究。该技术及相关衍生技术也适用于其他增材制造工艺,并有助于为多尺度多材料复合结构的加工开辟新的路径。 该工作以“Pick and place process for uniform shrinking of 3D printed micro- and nano-architected materials”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(Nat. Commun., 2023, 14, 5876)。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访问学者Tomohiro Mori博士(日本和歌山县工业技术中心,Industrial Technology Center of Wakayama Prefecture,WINTEC),其他通讯作者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王浩博士和Joel K. W. Yang教授。